查看原文
其他

当组织纳新需要规则,而老成员不愿遵守时会发生什么

风海铜锣 风海铜锣
2024-10-06

⬆️ 欢迎戳蓝字关注

最近我写了关于苹果审核的品类歧视的系列,还没有更新完,不过今天想换个口味写另一个话题再接续。

关于这个故事,我仅仅是把它记录下来,解决方案供大家讨论。因为这种问题,经常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答案,要是有,很多做组织管理的人就不会那么纠结内耗了,只能说这种问题必须要求面对的人做出决策和取舍。

下面,我用一个化名为小六的主角来讲一个真实案例。

📜 故事开始

小六是一个 App 创业者,他们团队一开始也就三个人,其中老七负责技术,小六是技术兼老板,老八负责产品。他们在创业初期,三人全身心投入到产品的研发和推动中。

小六是业务全能型,而且还是资深技术,作息比较弹性。七是技术细节帝,技术栈也不错,是个熬夜派,经常熬夜工作,下午才来公司老八是产品细节帝,作息很讲究,从不熬夜,非常规律。

他们的配合模式是:

模式一:白天小六和老八先讨论产品,老八负责产品规划,等下午老七来了再一起同步。然后一起干活到深夜,然后老八和小六回去休息,老七默默干活熬夜到天亮。

模式二:白天老八默默干活到中午,然后小六和老七来到公司,大家一起同步。然后一起干活到深夜,然后老八回家,小六陪着老七一起干活熬夜到天亮。

从上面两个工作模式可以看出,很多典型的互联网小作坊创业初期没什么加不加班,大家都加班,晚上十点才下班回家属于家常便饭。而之所以在每一天都会出现这种模式的二选一切换,核心在于老七的工作节奏是“从中午或者下午来公司,熬夜后回家睡觉而老八属于不熬夜的人。小六为了适配两个人的节奏,选择有时候陪着老八多一点,有时候陪着老七多一点。

他们这个配合算非常稳定,产出也很好,毕竟小六肯照顾大家节奏嘛,总有人要做这件事。

以上配合模式,在引入更多新的成员之前,这种三人组非常稳定。

随着他们产品的日益壮大,融到了一大笔钱,有了增长动力和压力,团队就要招更多的人干活了,团队起码从三人要增加到二十人。原先的铁三角自然是核心成员,小六不能再兼顾技术了,得做操心公司管理和业务,老八得当二把手,老七就是技术负责人,相当于三把手。

那么问题来了,技术团队来了怎么办,小六开始发现问题了。老七只负责埋头研究技术,对新人虽然也派活和帮忙,但是明显低于管理预期。

另外,为了适配新成员,小六定了公司的作息规则:朝九晚六。但老七的老毛病死活不改 --- 他每天中午才到公司,甚至是下午。新成员们有时候遇到问题卡死了需要和老大同步,不得不等到他来公司才行,另外反正老大每天上午不来公司,久而久之大家也很晚才来了,于是大家开始各自摸鱼,甚至到最后,新员工们还在上午公然约出去打乒乓球……

小六也发现了问题,找老七谈了不止一次,老七每次都听了很不悦,嘴上说好好好,然后接下去几天上午总算来上班了,但仅限于几天,过几天又恢复原状……

🔚 故事结束

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或者听说过,类似这样的故事。

这类主题抽象出来道理很相似,就是当一个组织发展过程中需要规则时,组织内有那么几个特殊人物,或者是某领域专家,或者是资深老成员,或者是领导熟人亲戚,他们时刻游离于规则之外而且习以为常。而规则本身就是死物,只有被遵守才是活的,被几个“特权人士”破坏了之后,规则本身就没什么意义了。

这种组织最终的结果是,新人永远无归属,老人永远在蹦跶。就像老六的情况,最后招来的新人要么斗志全无,天天摸鱼,要么赶紧润。然后老六和老八还一起向小六抱怨:“现在的新人不行啊”,最后的结果就是铁打的铁三角,流水的员工,团队的体量上限被三个人的精力能力限制住,无法引入新的力量。

这类问题,其实可以很好的类比到其他场景中,比如家里出现新成员(小孩子)之后,家长定了家规,结果长辈第一个不遵守。社群引入了很多新成员,群主定了群规,结果群里的老熟人第一个唱反调……

回到小六的问题上,从小六一开始选择弹性的配合老七和老八的作息,以及自己具备了技术、产品、业务等多重能力,再有后来面对铁三角难题的种种表现,可以做出如下总结。

  1. 小六是个好人,也是创业初期的好领导。

  2. 小六能力栈非常全面,是个创业的好手。

  3. 小六很讲义气和重视友谊,遇到问题会苦口婆心的劝说。


看,这么好的人,为什么会让新员工们抱怨不满,最后大批人出走,团队起不来呢。

问答题:如果是读者,会选择怎么做呢,


🔗 补充链接

移动开发者联盟入群指引


记录暂时退圈的移动创业者


记录暂时退圈的移动创业者【2】为什么创业团队的二当家很重要



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风海铜锣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